【书香民盟 悦读分享】《向北方》|书写一段天下归心的壮阔历史
本期我们邀请民盟徐州市委专职副主委李六如与大家分享《向北方》感悟,敬请悦读。
《向北方》,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向北方》一书由中国政协文史馆李红梅、刘仰东两位研究员合著,通过档案文献和“亲历、亲见、亲闻”回忆相结合的手法,生动讲述复原了民主人士加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过程。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后,各民主党派、各界人士热烈响应,但彼时国共两党正处于战略决战之时,大批滞留香港甚至国外的民主党派人士无法轻易穿越重重封锁顺利北上。基于此,中共中央领导人运筹帷幄于千里之外,周密布署,成功地组织安排民主人士从香港经烟台、天津、大连、仁川等地北上解放区,开启了一段隐秘而又伟大的历史新征程。
书写一段天下归心的壮阔历史
————读《向北方》有感
1948年,解放军的铁流由北向南,势如破竹,取得了节节胜利。与此同时,一条条由南向北,汇聚人心,奔向解放区的暖流也在香江秘密酝酿着。这背后是一段天下归心的壮阔历史。
一、党史读物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向北方》以专题、系统又包含真实细节的方式,展示民主人士北上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党史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书中对中共的精心组织与真切关怀,民主人士北上时在不同路线遭遇的不同困难以及他们前后心路历程变化等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尤其对一些标志性事件、人物和历程的细节把握得非常充分。
例如,书中指出了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对“五一口号”内容和邀请名单的反复讨论修改,也详述了他们对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各界人士的多次诚意邀请。“五一口号”发布当天,毛泽东便给在香港的李济深、沈钧儒写信,邀请他们共襄盛会。在考虑到李济深因多方关注和干扰而推迟北上时,中共中央多次安排香港分局负责人前往劝说,最终李济深启程北上。而对于身份更为特殊的伟大女性卓越代表宋庆龄,中共中央领导人除几度致信邀请外,更切身地为其安全考虑,反复商讨并最终拟定将其先接往香港再与何香凝共同北上的方案,还安排具有丰富地下工作经验的华克之前往执行。虽然宋庆龄由于多种情况最终未能成行,但她对中共中央的邀请非常动容,回函曰“我的精神是永远跟随你们的事业”。以上种种,既体现了中共中央领导人审慎、细致、周到的处事风格,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争取中间势力、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坚定决心,是开展党史研究的重要切口。
经毛泽东修改的“五一口号”
二、新型政党制度的历史认知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向北方》一书详述了新型政党制度形成的过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密切合作,体现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共事方式,即“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书中指出,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等。其实,毛泽东在开幕词中也指出:“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可以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正式确立了政协代行人大职权的功能。
1949年9月21日,出席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步入会场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之后,一直到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前,政协代行人大的职能在不断发挥重要作用。1954年9月15—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宣告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取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正式标志着政协代行人大职能的真正结束。不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仍旧作为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政治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非虚构写作的学术贡献
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近些年广泛流行的文学样式,广义上而言是“虚构”之外的一切写作的总和。但实际上,它是在日益复杂化的时代和多元的现实生活中应运而生的新的“时代文体”,是“争夺真实的行动”,能使读者看到“比虚构更精采的现实”。《向北方》就是这样一本非虚构力作。李红梅、刘仰东两位研究员爬梳大量的珍贵史料,构沉整理,全面真实地呈现了新中国建立过程中的独特一幕。《向北方》一书在“楔子”部分交代民主人士北上的缘由和结果,采用倒叙的方式详述北上历程,产生悬念,增强了书稿的生动性,避免了叙事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书中语言简洁明了、生动优美、富有张力,诸如“新生的中国,如喷薄的曙光,从海平面冉冉升起”等等,读来每每令人动容。再有,对交织混杂的各种政治力量的描写,对无处不在的警察、密探、特务、帮会的刻画,都极具神秘感和吸引力。诚然,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保有自己的观点,并不仅是叙述北上行动的过程。例如,关于杨杰将军被暗杀的经过,作者在书中介绍了目前存在的五种说法,并对其逐一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也充分显露了非虚构写作所表现的一定程度的主体性。书中穿插的珍贵历史照片与精心设计的历史地图,更给人以一种历史带入感。读是书,真可谓开卷不能释手,掩卷令人深思。
解放战争时期香港街景
《向北方》综合运用丰富的史料,通过档案文献、“三亲”回忆相结合的手法,向读者讲述了民主人士加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过程,尤其对他们形成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共识的细节进行了深入挖掘。为了弄清从香港北上的政协代表或候补代表的人数,两位作者搜集了大量北上者、北上行动的组织者以及当事人的亲朋故友撰写的日记、回忆录,比如《李济深自述》《叶圣陶日记》,以及夏衍的《懒寻旧梦录》、杨奇的《见证两大历史壮举》、郭庶英的《我的父亲郭沫若》等,为叙事提供了丰富立体的史料支撑,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北上是一种家国情怀、一种精神境界。组织民主人士北上,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和超凡卓绝的政治能力,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巨大魅力。
万水朝东,一心向北!
供稿 | 徐州民盟
编辑 | 凡海军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生活充满书香
·长·按·关·注·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微信号 : jsmm1956
赐稿邮箱:jsmm1808@163.com